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行业动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行业动态 >

以牛立业 创业为民

原发表日期:2007-07-19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作者:李臣

原发表日期:2007-07-19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作者:李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我叫李臣,是通辽市科尔沁区余粮堡镇晨光养殖场场长。今天,能够参加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我感到十分荣幸,并为这次盛会在通辽举办而深感自豪,下面我把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创业历程及感受向领导和同志们做以汇报:

    1993 年,我在初中毕业,经历了四年的务农、经商经历后,开始把创业发展的目光转到了养牛上。当时育肥牛产业在全镇悄然兴起,当年 5 月,我办起了养殖厂,首次购进育成期架子牛 30 头,可就在快出栏时市场行情跌落,只能成本价卖牛。三个多月的饲料、管理费用全都赔了进去。总结失败的原因,让我明白,不掌握市场行情,不懂得经营管理,就如同不识“水性”一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稍有不慎就会被呛得晕头转向,甚至血本无归。于是我找来了一些关于市场经济的书,一边认真学习,一边留意市场信息。一个月后,趁着牛行持续低落,我又一次性购进育成期架子牛 60 头,并搞起了糖化饲料加工,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三个月后, 60 头牛全部出栏,实现纯收入 3 万多元。到 1994 年,我按 3 个饲养周期分批购进优质外销牛 400 头,在饲养管理上,采用合理组群、统一上槽的方法,并采取“优良种、标准圈、坐槽位、快出栏”的模式,进行一个周期 100 天左右的强度育肥,育肥牛日增重多、饲料消耗少、屠宰率、净肉率高,全年共出栏育肥牛 360 头,实现销售收入 140 万元,纯收入 15 万元。 1995 年,我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把育肥牛养殖同开发散白酒结合起来。这一年,牛行很不景气,不少养殖户都赔了钱,而我厂却取得了年出栏育肥牛 1000 头的历史性突破,销售收入达 600 万元,年纯收入 40 万元,纳税近 10 万元。 1998 年,养殖厂进行了改、扩建,具备了年出栏育肥牛 1500 头的生产能力。同年 6 月,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经外经贸部审批,晨光养殖厂成为全国供港活牛注册厂,当年出栏育肥牛 1200 头,其中供港活牛达 800 头。香港市场的打开,使科尔沁育肥牛在港澳地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厂乃至全镇育肥牛产业的发展。我厂生产的育肥牛以其膘情好、净肉率高、肉质鲜嫩而深得外地客商和香港市民的青睐。从晨光养殖厂成为供港活牛基地以来的 10 年间,共出栏育肥牛 1.4 万头,供港活牛达 9300 头。现在我厂有固定资产 800 万元,流动资金 400 万元,现有经营场地 30000 平方米,可一次性存栏育肥牛 1000 头,年出栏育肥牛达 2000 头以上,年生产糖化饲料 5000 吨左右。

    围绕市场搞养牛,大力发展育肥牛产业使我走上了致富路,也让我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 1995 年以来,我先后被评为自治区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自治区劳模、全国劳动模范,被原哲里木盟授予养牛大王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 2000 年全国十杰青年农民,曾先后当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通辽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私营企业者、光彩事业之星。这些荣誉的取得,凝聚了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与支持。

    我富了,但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土地。 2006 年,在全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担任了一街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带领群众致富,我组织村里 50 多户养殖户,成立了育肥牛养殖协会,通过协会带动,在全村实行育肥牛分户饲养、规模育肥、统一销售,从而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企业与农户的养殖效益。对缺少养殖资金的贫困户,我个人出资 20 万元,帮助他们搞养牛,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低价供应酒糟和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育肥牛收购。经过 3 个多月喂养, 10 户贫困户饲养的 50 头牛全部出栏,每户纯收入达 3000 元以上,现在全村 80% 的农户搞起了育肥牛养殖,养殖小区建设已初具雏形。

    回首二十多年来的创业历程,有失败后的彷徨,有成功后的喜悦,我知道,创业道路上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我坚信一点,只要努力拼搏、创业为民,我的养牛事业就会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30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