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行业动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行业动态 >

张宝文副部长在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原发表日期:2008-07-30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

原发表日期:2008-07-30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黑龙江省穆棱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农业部和中国畜牧业协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养牛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养牛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共同探讨实现我国养牛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此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了4个专门主题论坛、组织行业信息交流与商贸洽谈、现场参观考察、发表中国肉牛企业自律穆棱宣言、举办首届中国牛文化宣传节和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一届四次理事会等活动。希望会议代表踊跃参与、积极建言、共同谋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牛业的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形势
     今年以来,全国生猪生产加快恢复,蛋鸡生产平稳发展,奶业养殖效益回升,畜牧业生产总体形势持续向好,预计上半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3560万吨,同比增长4.5%;奶类产量为1915万吨,同比增长11.5%;禽蛋产量1340万吨,同比增长6.4%。
    (一)生猪生产明显恢复,养殖效益保持较高水平据我部跟踪监测,6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0.6%,出栏同比增长4.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幅超过20%,占生猪总存栏比重达10.8%。规模养殖发展迅速,散户饲养稳定增长,6月份规模养殖户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6.9%,出栏增长17.6%。散户饲养量相对稳定,存栏同比增长5.3%,出栏同比下降4.5%。今年以来,生猪产品先涨后跌,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已连续20周小幅下降;仔猪和活猪价格连续11周保持下降,但总体来看,上半年生猪产品价格保持相对平稳。6月份仔猪、活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为34.55元/公斤、15.35元/公斤和24.1元/公斤,比上月分别下降4.3%、2.7%和2.5%。目前,出栏1头生猪平均盈利在200元左右,但每头猪的利润与年初的450元相比,下降了250元。饲养一头母猪年盈利6000元左右,处于较高水平。综合分析,预计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4.7亿头,同比增长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175万头,同比增长22.5%;生猪出栏2.88亿头,同比增长2.1%。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对全国生猪生产暂时影响不大。地震重灾区大多不是生猪主产县,因灾死亡生猪共373万头,仅占2007年末全国生猪存栏量的0.85%。目前,四川、甘肃、陕西和重庆4省市生猪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当地市场供应稳定。此外,年初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南方部分省区,生猪生产已全面恢复。
随着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和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的落实,生猪生产发展的势头仍然向好。从母猪的生产周期看,能繁母猪补栏的持续增加,四季度仔猪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由于饲料、人工、水电等费用大幅上涨,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生猪产品价格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二)家禽生产继续保持增长,蛋鸡养殖效益好转。预计上半年家禽存栏50亿只,同比增长2%;家禽出栏53亿只,同比增长8.2%;禽肉产量785万吨,同比增长8.2%。从2007年10月份开始,受蛋鸡存栏数量增加的影响,全国鸡蛋价格开始持续小幅下滑,养殖户出现亏损。今年4月份以来,鸡蛋价格持续小幅。6月份全国鸡蛋批发价格6.69元/公斤,环比上涨4.5%。7月上旬涨至6.73元/公斤。今年1月份以来,17家重点种禽企业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蛋雏鸡产销较为平稳,每周销售量分别为50万套和500万套左右,种鸡和雏鸡销售价格稳中有升。6月份活鸡和西装鸡价格分别为14.13元/公斤和14.51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6.2%和11.2%。今年以来,活鸡价格连续20周左右保持在14元/公斤以上,均处于历史的较高价位,出栏肉鸡每只可获利1.7元以上,养殖效益看好,但受夏季消费习惯的影响,近期活鸡价格有所回落。
    (三)奶牛养殖稳定增长,养殖效益下滑逐步得到缓解。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牛奶产量1860万吨,同比增长12.1%;奶牛存栏1435万头,同比增长8.3%。在国家有关奶业扶持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从2007年9月份开始,全国原料奶收购价格逐月上涨,逐步缓解了前一阶段奶牛养殖保本甚至亏损的局面,奶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进入5月下旬以来,北方奶业主产区原料奶收购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6月份优势产区原料奶收购价格为2.73元/公斤,环比下降4.2%。价格的回落对奶业生产构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总体来看,原料奶价格下降属于季节性调整,目前大部分产区奶农交售价格还处在合理范围之内。
    (四)肉牛生产有所下滑,养殖户增养积极性不高。肉牛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改善肉类消费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主产区肉牛存出栏量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底全国黄牛存栏7885.6万头,比2000年下降18.3%。据对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和安徽5省区今年以来肉牛生产的统计分析,截止5月底存栏肉牛2869.8万头,同比下降3%;上半年预计出栏1059.2万头,同比下降1.3%;牛肉产量157.8万吨,同比下降1.3%。二是屠宰牛源供应不足。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相继出现犊牛、架子牛购买难现象,许多肉牛企业开工不足,部分屠宰企业被迫停产。三是架子牛育肥效益看好,但母牛饲养效益仍偏低。据对470个集贸市场的监测,5月中下旬去骨牛肉平均价格为31.75元/公斤,同比增长56.6%。随着牛肉价格的上涨,架子牛养殖效益较高。据调查,目前成年肉牛收购价达5000元/头,同比上涨10%。购买架子牛育肥3个月效益可达1500元以上,比去年增加近500元,肉牛育肥积极性提高。但母牛饲养效益仍不乐观,农民饲养一头母牛在不计人工、饲草成本的前提下,一年时间(从配种至犊牛饲喂两个月)犊牛销售毛收入约1000元,与架子牛育肥、生猪等其他畜禽养殖相比,比较效益仍然较低。
     刚才,我就今年上半年主要畜种生猪、家禽、奶牛和肉牛的生产形势和大家一起作了简要的回顾。准确把握畜牧业发展形势,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
    二、当前我国养牛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养牛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肉牛和奶牛生产。乳制品和牛肉是我国城乡居民动物蛋白消费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历史上养牛的主要目的是役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国的养牛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奶牛养殖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养牛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养牛业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是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多次对畜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近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了投资力度,初步构建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生产发展潜力大。目前全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为4.8吨,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增长空间较大。欧美发达国家的畜产品结构中,奶类产量一般为肉类产量的2.5倍,而我国肉类产量是奶类产量的2.4倍,奶业发展潜力巨大。2007年肉牛平均胴体重约140公斤,与世界平均水平200公斤相比相差60公斤,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60公斤,相当于美国的50%和德国的60%,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三是青粗饲料资源丰富。我国现有4亿公顷草地,每年可用于饲料的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但目前饲料用不足2亿吨。通过进一步开发推广秸秆养畜技术,到2015年可新增养牛2000多万头。另外,我国南方6700万公顷草山草坡仍然有较大开发潜力,现改良开发程度不足5%,如果加大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力度,养牛数量可进一步增加。随着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逐步形成,退牧还草工程稳步推进,人工种草步伐加快,可提供更多的饲草饲料保障。四是消费需求平稳增长。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水平仅25.2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12。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乳制品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和钙质来源,将成为城乡居民的日常食品。据统计,居民收入每增加10%,乳类消费量就相应增加0.3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预计到2015年有望实现2500万中小学生在校喝奶,年消费牛奶约200万吨。改革开放以来,牛肉消费量不断提高。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牛肉1.98公斤,到2006年家庭人均消费牛肉达到2.41公斤;农村居民2000年家庭人均消费牛肉0.52公斤,到2006年家庭人均消费牛肉达到0.67公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未来对牛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肉食结构中牛肉的比重还将上升。乳制品和牛肉消费量的增长,为我国养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奶业和肉牛产业的发展既有共性的制约因素,又有产业自身面临的突出困难。总的看,共性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方式落后。养牛业“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仅31%左右,出栏1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比重约34.6%。饲养管理方式落后,优质饲草饲料不足,饲料配合不科学,圈舍建设改造滞后,生产水平低下。二是良种化水平低。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养牛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纯种荷斯坦奶牛不到50%。高产奶牛核心群较少,优质奶牛数量增长缓慢。肉牛良种普及率低,特别是一些优良的地方品种,开发利用不够,品种退化现象严重。大部分种公牛站的种公牛培育体系尚未建立,缺乏自主种公牛培育能力,种公牛的质量还不高。三是养殖成本持续增长。饲料成本持续增加已成为当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我部对470个集贸市场的价格监测,6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1.78元/公斤,同比上涨9.0%,环比上涨1.3%;豆粕4.31元/公斤,同比上涨61.6%,环比上涨7.1%。玉米青贮成本增长20%以上,苜蓿市场价1.1元/公斤,同比增长近30%。与此同时,劳动力和水电成本也相继增加。四是环境治理压力大。当前我国养牛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整体较低,养殖场户(小区)大多缺乏必要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部分养殖小区通过规范饲养管理,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粪便污染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除了上述共性问题,从产业自身特点看,奶牛养殖本身还面临:一是乳及乳制品市场不规范。在原料奶收购市场方面,大多数乳制品加工企业没有建立奶源基地,短期收购行为严重。在乳制品消费旺季提高原料奶价格,争抢奶源;在消费淡季,压级压价,损害奶农利益。在乳制品销售市场方面,乳制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捆绑销售,大打广告战和价格战,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二是标准体系不完善。原料奶管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液态奶标识管理等方面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不健全,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认证能力不足,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国内奶业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肉牛养殖当前主要面临:一是能繁母牛存栏显著下降。母牛养殖受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大、饲养管理水平落后、比较效益低等因素影响,导致肉牛母牛存栏持续多年下降,肉牛养殖出现下滑,农民养殖积极性不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受到动摇。二是加工企业发展滞后。相比奶牛而言,肉牛加工企业发展明显滞后,龙头企业生产的大多是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品牌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有效带动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总的来看,我国奶业和肉牛的专业化生产起步晚、底子薄,发展势头看好,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有利时机,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奶牛和肉牛产业的成功经验,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扎实推进养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积极推进我国养牛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牛业发展要以现代畜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强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良种化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现代奶牛和肉牛产业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对乳制品和牛肉产品的消费需求,努力实现我国养牛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区域结构布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我部已着手起草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待会签有关部门后发布,以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奶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区域发展优势,我部在先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重点突出对优势产区的规划和引导,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奶牛和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龙头企业和养殖场户也要按照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定位本场区奶牛或肉牛生产的发展,避免盲目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和区域性产销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二)加快转变养牛业生产方式。要继续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各种类型的健康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养牛业发展水平。在当前一个时期内,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同时,适度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多数地区发展养牛业的有效模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切实有效地把分散养殖场户集中起来,统一饲养,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在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养殖效益的同时,逐步实现奶牛和肉牛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三)逐步完善养牛业良种繁育体系。良种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今年下半年,我部将召开全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会议,总结交流各地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剖析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今后一个时期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重点。当前,我部已经制定了《全国奶牛品种改良计划》,明确了奶牛品种改良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应借鉴奶牛品种改良的思路,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肉牛品种改良的进程。同时,肉牛要注重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遗传改良和杂交配套,通过开发利用促进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
    (四)提高养牛业的组织化程度。我国养牛业是畜牧业发展中组织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之一。提高养殖牛组织化程度是促进产销衔接、实现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继续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乳制品加工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肉牛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度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名优品牌,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以养殖户为基础、基地或奶站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奶牛或肉牛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奶站+农户”等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扶持和培养一大批农村能人、经销大户、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肉牛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其在维护养殖户利益、为养殖户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同志们,中国畜牧业协会是广大畜牧生产者自己的组织。长期以来,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在推进养牛业稳定发展、为企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配合政府研究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次中国畜牧业协会举办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养牛业发展形势和任务,探讨我国奶牛和肉牛产业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希望业内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各位会员代表以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已任,继续推进和支持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同推进我国养牛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祝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30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