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宣花牛”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初审
原发表日期:2011-10-27
来源:四川畜牧食品局
2011年10月23日-25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在四川省宣汉县,对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宣汉县畜牧食品局等单位申报的“蜀宣花牛”新品种进行了现场审定。委员们考察了育种核心群和养殖基地,现场抽测了部分种牛个体,听取了培育单位的育种工作技术汇报,并查阅了育种记录和系谱资料,经质疑和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蜀宣花牛”育种方案明确,技术路线科学,系谱资料齐全,育种档案完整,符合《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农业部令第65号)关于牛新品种审定标准,同意“蜀宣花牛”通过初审,并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蜀宣花牛”是以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原产于瑞士的西门塔尔牛和荷兰的荷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从1978年开始,通过西门塔尔牛与宣汉黄牛杂交,再导入荷斯坦奶牛血缘后,再用西门塔尔牛级进杂交创新,经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提高,历经30余年培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
“蜀宣花牛”血统来源清楚,遗传性能稳定,含西门塔尔牛血缘81.25%,荷斯坦牛血缘12.5%,宣汉黄牛血缘6.25%。截止2010年底,在宣汉县育种区内,“蜀宣花牛”总存栏3万余头,基础母牛群8000余头,公牛400余头,其中核心群1300余头。
“蜀宣花牛”体型外貌基本一致。毛色为黄白花或红白花,头部、尾梢和四肢为白色;头中等大小,母牛头部清秀;成年公牛略有肩峰;有角,角细而向前上方伸展;鼻镜肉色或有斑点;体型中等,体躯宽深,背腰平直、结合良好,后躯较发达,四肢端正结实;角、蹄以蜡黄色为主;母牛乳房发育良好。
“蜀宣花牛”母牛初配时间为16-20月龄,妊娠期278天左右。公、母牛出生重分别为31.6千克和29.6千克;6月龄公、母牛体重分别为149.3 千克和154.7千克;12月龄公、母牛体重分别为315.1千克和282.7千克。成年公、母牛体高分别为149.8厘米和128.1厘米,体斜长分别为180.0厘米和157.9厘米,胸围分别为212.5厘米和188.6厘米,管围分别为24.3厘米和18.6厘米。
“蜀宣花牛”第四世代群体平均年产奶量为4480千克,平均泌乳期为297天,乳脂含量4.16%,乳蛋白含量3.19%。公牛18月龄育肥体重平均达499.2千克,90天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为1275.6克,屠宰率57.6%,净肉率48.0%。
“蜀宣花牛”性情温顺,具有生长发育快、产奶和产肉性能较优、抗逆性强、耐湿热气候,耐粗饲、适应高温(低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及农区较粗放条件饲养等特点,深受各地群众欢迎,培育期间已向育种区外的贵州、云南、西藏、重庆、河北、上海等省市和省内近二十个市(州)中试推广5000余头母牛、500余头公牛。
“蜀宣花牛”的培育,促进了宣汉奶源基地和优质肉牛基地建设与发展,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乳品加工为龙头,农户种草养牛为基础,科技为动力的“企业加基地联农户”的路子,养牛业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蜀宣花牛”新品种的培育成功,标志着四川乃至中国南方地区养牛业发展呈现出新起点,是中国畜牧业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对当前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推动四川及全国奶牛业、肉牛业的发展壮大,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出席此次现场审定会的领导及专家有全国畜牧总站畜禽遗传资源处副处长于福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牛马驼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员、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许尚忠,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委员张胜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委员昝林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根林,达州市、宣汉县有关党政领导,以及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和省、市畜牧食品局有关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