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关于对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管理局利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情况的调研报告

原发表日期:2012-04-06来源: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作者:孙晓玉

原发表日期:2012-04-06

来源: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

作者:孙晓玉

    2012年3月6日-13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农垦综合试验站调研工作组雷云国、张洪涛、韩欢胜与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管理局畜牧兽医局的邓喜林一行,对红兴隆管理局肉牛情况展开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调研时间、对象

    2012年3月6日----3月13日先后对八五二农场北仓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八五三农场前进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张久和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张凤山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红旗岭农场红旗岭乳肉兼用牛选育扩繁场、饶河农场闫茂自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北兴农场龙庆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宋长红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万丰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曙光农场五队乳肉兼用牛选育扩繁场、二九一农场希望乳肉兼用牛选育扩繁场、双鸭山农场尚民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双新乳肉兼用牛核心选育场、五九七农场张可顺农牧结合经营养牛场及友谊农场进行现场走访调研。

(二)存栏情况

    红兴隆管理局,目前,全局母牛总存栏数15111头,西门塔尔改良牛2809头。

(三)养殖现状

    调研表明:目前,西门塔尔改良牛群结构以黄牛改良牛为主,占黄改F1代80.6%(2264/2809),奶改F1代次之占16.2%,西门塔尔改良牛F2较少;饲养方式黄改后代以放牧为主(5/7),奶改全部舍饲;繁殖上全局统一使用德系西门塔尔冷冻精液输精,舍饲的全部进行人工输精,放牧的除个别交通不便,没配上的用杂交的西门塔尔牛后代种牛进行补配外,大部分使用冷冻精液输精,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主要针对集中饲养的小区,应用率较低;饲料大部分黄改后代以玉米秸秆为主,很少补充精料,(部分牛在产犊前后补充精料),青贮、黄贮、湿贮数量少;经营方式分散户、小区集中饲养、小区股份制几种;档案记录比较齐全,但各场育种记录卡片不统一;牛舍建造上因饲养方式不同差别很大,无统一标准;新型技术应用率较低,机械化程度低;改良后代缺乏饲养标准,饲养水平整体低下;经济效益黄牛改良见效慢。

    尽管因养殖品种的不同、经营方式的不同,养殖差别很大,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总体上看,整体形势看好。

二、西门塔尔牛改良取得成效

(一)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得到养殖户普遍认可

    从经济效益上看:由于改良后代出肉率高,肉质好,收购价较本地黄牛或奶牛活体价高0.5-1元/千克(黄牛母牛3.75元/千克,公牛价17元/千克),从收益上养殖户也对用西门塔尔改良本地黄牛认可。

(二)红兴隆管理局对“北大荒牛”培育高度重视,形成共识

1.“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培育”形成红垦局统一文件,全局下发

    针对“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培育”形成红垦局发[2012]12号《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关于印发红兴隆管理局2012年畜牧业发展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在各农场、局直有关单位、管理局机关有关部门进行下发。并对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第一:将红兴隆管理局打造为“北大荒牛”第一局作为工作努力目标。2012年以培育北大荒牛”核心规模繁殖选育、扩繁场为重点,以加快红兴隆质量效益畜牧业为基本点,以弘扬“北大荒”品牌、培育多元化畜产品市场为切入点,全面提升红兴隆管理局现代畜牧业整体实力。

    第二:全局将计划建设规模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5个。全局确定存栏选配成年母牛19532头,其中可繁殖母牛18600头,当年生产“北大荒乳肉兼用”母牛7500头。到年末实现选育母牛10000头,其中F1代母牛存栏8000头、F2代母牛存栏2000头。

    第三:将新建、扩建、完善核心选育场5个、扩繁场5个和农牧结合试验牛场15个。并将实施开发多元化市场、培育系列饮食文化、建立可溯系统,和推行现代繁育、犊牛标准化饲养、快速育肥、饲料制作和粪污治理等综合配套措施;出台了饲料地、繁育改良、饲料种贮、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新技术应用等多项强化政策;形成了领导小组,细化了分工,强化了责任落实,通过这些措施来推进“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培育”计划的实施。

2.各农场全力支持,明确分工,细化落实

    各农场对“北大荒牛”培育积极支持,根据培育需要和培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协调解决标准化小区建设用地、饲料用地、饲草种贮机械等问题。各畜牧科针对发展目标和年度任务,都进行了重点部署。

    总的来看,黑龙江红兴隆农垦管理局在肉牛改良上摸索出了新路子,作为红管局畜牧业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得到养殖户的普遍认,在全局上下形成共识。

三、肉牛杂交改良中存在问题

    红管局经过几年的探索,在“北大荒牛”培育工作上取得了成效,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北大荒牛”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调研中发现具体落实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有良种而无良法,改良后代发育层次不齐,生产性能没能充分发挥

    尽管养殖户对西门塔尔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普遍认可,但由于受饲养观念和配套技术服务滞后的影响,出现黄改后代用黄牛饲养的方法,致使良种生产性能没能充分体现,出现改良后代生长发育层次不齐,发情推迟的现象(2年以上发情),有良种却无良法。

(二)繁殖母牛经济效益低,数量减少,改良后代大量外流

    市场经济下,养殖户是将效益放到第一位的,由于繁殖母牛饲养周期长,养殖户资金链很难保证,繁殖母牛会给养殖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养殖户只有在减少母牛饲养量和靠外卖改良后代来补充资金。所以,出现了繁殖母牛减少和改良后代外流的现象,这对形成优良的生产群和进一步杂改扩繁与种的培育是极为不利的。

(三)饲料地缺乏,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饲草整体不足
  
    在对改良后代饲养过程中,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存在饲草不足,饲料地缺乏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饲料地承包种植费用高。各农场饲料地承包费和正常地基本一样,租地成本高,出现种不起地的现象(15亩地自种青贮9000左右,易价12000元左右);二是,大多散养户享受不到饲料地政策。分局饲料地政策是,凡是被确定为规模标准化示范场供选成年母牛每头给5亩饲料地。而大多养殖户达不到标准化示范场。三是,存在农业与畜牧争地问题,总局要粮养殖要地的矛盾,在一些农场很难保证饲料地供给。四是,个别养殖大户存在套取饲料地转租的问题,造成饲料地的浪费。

    另外,垦区作为省的粮食主产区,每年应该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可被养殖利用。但在调研中发现,好多玉米秸秆在养殖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原因,主要是在玉米收割过程中,绝大多数直接还田;即使留用饲养的,也因运送中机械、劳力成本高,得不到合理储贮;尽管有的农场通过协调留出一些玉米秸秆地进行放牧,但由于受气候性影响比较大,如大雪封地后很难放牧,不是长远之计。

    所以,在饲料地供给、监管方面与秸秆合理利用上是今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四)饲养粗放,标准化程度低

    改良后代中,大部分散户采取全年散养放牧或季节性放牧的形式,仅个别标准化高的养殖小区进行舍饲圈养,整体上处于一种粗放饲养的状态。尽管放牧可减少劳力、节约饲草,降低饲养成本、但给分群管理、繁殖配种、科学饲养、机械应用、档案管理、技术服务、新技术应用上带来很多不便,并且受自然气候影响大,严重制约标准化进程。

(五)成型技术推广相对滞后,新技术应用率较低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给生产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饲草加工上的青贮、微贮、湿贮技术,繁殖上的人工授精技术、饲养上的犊牛培育技术,肉牛育肥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普及率较高。

    但在调研的14个基点中,仅青贮与人工授精技术较普及,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青贮也主要集中在养殖小区与标准化饲养场,散户很少进行,另外,大多还存在青贮不适时的现象。其他新技术应用率很低。原因主要是:技术培训少,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宣传不够;散户意识性不强,缺少饲料地;散户多不便技术推广。今后有待加大推广力度,这也是产业技术体系一直关注的问题。

(六)基础设施差,配套性服务滞后

    所调研的牛场共性问题是:场房简陋、卫生条件差、垫草缺乏、防寒能力差、机械化程度低、配套设施缺乏(粪池、贮窖、机械);配套的服务如技术宣传、培训指导、档案记录、市场信息、饲草种贮、饲养管理等相对生产都存在服务滞后现象,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和养殖户分散,服务部门没能很好的发挥服务指导作用。

四、建议性推进措施

    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性推进措施。

(一)肉牛的育种工作要与市场有机结合

    育种工作要与市场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育种户既是经济实体,又是经营管理者,如果我们通过行政手段,对育种工作进行垂直管理,限制其买卖,将严重消弱育种户的积极性,对育种工作不利。只有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主导,让其自主经营,通过市场与政策双重调控,才能调动育种积极性,使育种工作步入正轨。

(二)育种规划与生产计划要有机结合

    育种工作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单纯搞育种或单纯搞生产二者是脱节的,二者应有机的结合起来。建议确定的育种选育场发展目标与育种总体目标结合,在以育种为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经营,应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与年度执行计划,作为长期工作安排,按步实施,以保证育种工作的长期性。

(三)转变经营模式,形成长效机制

    目前,不论是散户还是养殖小区其经营模式仍然属个体经营,很难形成联合体,限制了规范化饲养。这样存在场房重复建设,设备重复、牛群结构不一、饲料配方不一、防疫不集中、管理不同步的现象,严重制约标准化进程。应尽快转变个体经营的方式,实现设备设施、技术共享,建议采取合作社或股份经营模式,这样便于实现统一规划、资源整合、技术共享、机械化与新技术的推广,从而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可保证肉牛育种工作的长期执行。

(四)依照市场规律,对养殖户区别对待,增强育种户信心

    所调研的养殖户按规模大小、经营目的大体上分为生产户、商业户与育种户三类。育种工作中我们应重点扶持育种户,但现在商业户享受的扶持性政策最多,尽管商业户在带动生产户上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但也给商业户提供了许多套取政策的机会。

(五)放宽饲料地享受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保证饲草来源

    建立饲料地流动政策,享有饲料地的养殖场应每年对饲料地利用情况进行监管评估,对于有套取政策性行为的,取消或减少供地政策,将其地补给那些自发性强、积极性高的养殖户,特别是育种户。同时,应加大饲料地利用的监管力度,并把握好饲料品种的选择、种、管、收、贮等环节,以使饲料地得到合理充分利用,杜绝套取和造成饲料地浪费的现象,保证饲草来源。

(六)完善配套设施,集中饲养,分群管理

    为尽快实现标准化饲养,形成养殖规模,应尽快将散户进行集中,完善养殖小区建设,配套青贮、TMR搅拌车、粉料车、运输车等生产设备,这样便于防疫、技术推广、分群管理和标准化饲养,以提高养殖水平。

(七)完善档案管理与记录

    应尽快建立育种核心群,统一育种记录卡片,开展相关的称重测尺、体貌评定和各阶段的育肥对比试验,跟踪记录好相关的育种数据,并进行归档。

(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实现标准化饲养,做出正确的决策,群策群力,并与市场紧密的结合起来,信息是至关重要。

    在育种过程中,应通过网站、定期编制宣传手册、现场培训、专家咨询与技术交流等形式,将养殖户、技术人员、领导层凝聚到一起,通过信息平台建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样便于经验交流、急时发现和解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30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